如何看待“春秋笔法”和“秉笔直书”

1、历史通常有两种写法:一种是“秉笔直书”,一种是“春秋笔法”。 “秉笔直书”是指一切根据历史事实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不隐瞒、不夸大,不溢美,不隐恶,真实地反映历史情况。 语出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

2、秉笔直书:孔子明确表示他撰写《春秋》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地记录历史***,准确地反映事实真相。他坚持按照历史事实进行编写,不夸大不缩小,不歪曲不篡改。这种秉笔直书的原则,体现了孔子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。

3、微而显。文字虽然简约,但是含义隐晦。委婉,避讳。客观详尽的记录,不偏离,歪曲,隐瞒。不仅记叙,还进行主观评价,使善者名垂青史,恶者遗臭万年。

4、春秋笔法是指在宣传材料的选择上注意褒贬。孔子修《春秋》所***用的方法是“笔”和“削”。“笔”是在原来《春秋》的记录上加添,“削”是对原来的《春秋》的记录删减。所谓“春秋笔法”,也叫“微言大义”,它每用一字,必寓褒贬,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“春秋笔法”。

5、春秋笔法,是创造的描述写法,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。委婉地表达作者的倾向,不直接表明态度,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。也指一字置褒贬,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,亦称“微言大义”。

古代有哪些忠于职责的故事

齐太史秉笔直书 齐国的大臣崔杼弑君齐庄公,齐太史乃秉笔直书:“崔杼弑其君。”崔杼就杀了齐太史。太史的二个弟弟也如实记载,都被崔杼杀了。

岳飞:南宋时期,汤阴县岳飞自幼由母亲悉心教导,习文练武,一心报效国家。岳飞从戎,岳母于其背刺以“精忠报国”四字训诫。

《故事三》子思,姓孔名汲,是孔子的孙子,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。子思有一次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这个人,说:“他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辆车。”卫国国君说:“我知道他是个将才,然而苟变做官的时候,有次征税吃了百姓两个鸡蛋,所以我不用他。

商末帝辛(纣王)暴虐荒淫,横征暴敛,比干叹曰:“主过不谏非忠也,畏死不言非勇也,过则谏不用则死,忠之至也”。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。纣问何以自恃,比干曰:“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”。纣怒曰:“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?”遂杀比干剖视其心,终年63岁。

史官秉笔直书的故事

1、南史氏 (齐国崔杼杀死了国君)大史书曰:“崔杼弑其君。”崔子杀之。其弟嗣书而死者,二人。其弟又书,乃舍之。南史氏闻大史尽死,执简以往。闻既书矣,乃还。大意是讲南史氏是齐国的史官,为了真实的记录历史,父亲、大哥都被崔杼***;弟弟也准备去死。

2、齐太史抬头看了看崔杼,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简,提笔而书。书罢,他将竹简递给崔杼。崔杼接过竹简一看,上面赫然写着“夏 五月,崔杼谋杀国君光。”崔杼大怒,挥剑杀了太史伯。按当时的惯例,史官是世袭的。

3、《左传》记载,春秋时期有两则著名的关于秉笔直书的故事。一则是晋国大夫赵穿把晋灵公杀了。太史董狐不写赵穿弑君 ,而写“赵盾弑其君” ,并且在朝廷上让众人看。赵盾说,不对。

4、董狐直笔中的董狐指的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董狐。董狐,春秋晋国太史,亦称史狐。周大史辛有的后裔,因董督典籍,故姓董氏。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,即其故里。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,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。

司马迁在史学家中可以做到秉笔直书吗?

显然,司马迁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性的一些记载,违背了史家的秉笔直书。然而,如果说司马迁刻意这么做,也的确不符合司马迁的性格。

坚持真理,秉笔直书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历史评价· 汉代扬雄在《法言》一书中写道:“太史迁,曰实录”。“子长多爱,爱奇也。”杨雄是赞扬司马迁实录精神的第一人。他提出的实录与爱奇,为历人者所赞同,直到现在。班固是汉代系统评论司马迁的第一人。《汉书》中有《司马迁传》。

坚持真理、百折不挠,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。面对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,司马迁能忍辱负重,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写出了史学巨著《史纪》。

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,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。他在《史记太史公自序》中,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--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,同时明确地指出,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,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。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,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,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。

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,司马迁 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虚美,不隐恶,故谓之实录。也就是说,他的文章公正,史实可靠,不空讲好话,不隐瞒坏事。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。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,就必须面对现实、记录现实,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。

主要是说以后的二十三史在编纂体例上都是依据司马迁《史记》的编撰体例的。这个体例司马迁在《太史公书》中进一步表述,本纪、表、书、世家、列传。用赵翼的话来说,就是史家之极则也。第三,《史记》这部书体现了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。